当好“领路人” 铺就致富路

——记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拜斯铁烈克村党支部书记 董玉华

日期:2023-03-18
来源:新疆访惠聚
【字体:

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霍城县萨尔布拉克镇拜斯铁烈克村,村党支部书记董玉华的身影便出现在了村道上,遇到出门务农的村民就驻足聊上几句。

“从村民的视角出发,便于查找工作的不足,问需于民,才能明确奋斗的方向。”每天上班前先在村里转一圈,是董玉华上任以来,日复一日坚持的治村“良方”。

村民微信群“家庭嗨聊基地”里不时有消息提醒,打开来看,原来是“95后”村级后备力量黄雪龙在推送庭院花卉种植小妙招。村民看到消息后纷纷回应,共同探讨、交流经验,好不热闹。私下里,村民都夸赞黄雪龙,他从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“毛头小子”已成长为庭院整治的“大管家”。

自“美丽庭院”创建工作开展以来,董玉华便把此项工作交给黄雪龙负责,给他“压担子”。主动与他结成帮带对子,依托每周三“师徒走访日”,带着他入户走访实地指导庭院整治,手把手传授群众工作经验,使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。今年5月,黄雪龙成为了村委会主任。


帮带后备力量

为确保村干部队伍后继有人,董玉华从返乡大学生、致富带头人等优秀人才中储备6名村级后备力量,建立“N+1”结对帮带机制,理思路、教方法、传经验,选派参加州、县两级培训班,从党性、思想、能力等多方面持续提升素养。目前,5名村级后备力量进入了村“两委”班子,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4岁,有效优化了村干部队伍结构。

“通知各片区巷道长、网格员还有村民代表,请大家半小时后到村委会会议室参加村民大会。”晨会刚结束,董玉华紧锣密鼓地安排下一步工作。

拜斯铁烈克村长期以传统种植为主,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,村民缺乏种植技术且习惯于“单打独斗”,增收困难是摆在董玉华面前的现实考题。

为了尽快“破”题,董玉华邀请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来村调研,经反复论证并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民意后,决定通过种植制种玉米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


了解玉米采收情况

“制种玉米固然是好,可我和老伴年龄大、身体欠佳,种16亩地力不从心,这可如何是好。”54岁的村民阿巴士·义明江犯了难。董玉华了解情况后,开始琢磨寻求“抱团发展”,产业振兴的脉络逐渐清晰。

依托县财政局驻村工作队牵线搭桥,董玉华带领村“两委”引进宝利丰达科技农业有限公司,投入450万元打造2300亩制种玉米种植基地,采取“公司+基地+农户”运营模式,引导187户种植户以土地入股,带动100名村民到种植基地季节性务工,多途径增加村民收入。

为提升村民种植管理水平,董玉华邀请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种植基地开办“田间课堂”,从育苗、施肥、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指导培训。一年下来,种植户户均增收1.2万元,村民季节性务工月收入6000元。

同时,董玉华带领村干部清理村集体土地1280亩、草场2万余亩,率先在全乡安装滴灌设施,使土地每亩租赁价从350元提高至850元。2021年底,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88万元。

为了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,董玉华争取项目资金80万元,在村里建设9290平方米文化广场,搭建舞台,购置音响、道具等设备,动员有特长的16名村民组建文艺队,引导村民自编自导自演小品、舞蹈等节目。如今的拜斯铁烈克村,看得见的村容村貌在悄然变化,看不见的文明新风已浸润心田。

行而不辍,未来可期。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,董玉华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歇。他将以更加务实的作风,团结带领全村各族群众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。(伊犁州“访惠聚”办公室 邹洋、杨西华 供稿)

当好“领路人” 铺就致富路-昆仑网—新疆党建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