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业融合 跑出振兴“加速度”

——记塔城地区教育局驻托里县多拉特乡喀拉苏村第一书记、工作队长 王慧明

日期:2023-05-31
来源:新疆访惠聚
【字体:

“我们的土坯房变成了安居富民房,土路变柏油路,日子一天比一天好”“我们每年都享受一次免费体检,住院有新农合,看病不用愁”“孩子免费上学、吃饭住宿都不花钱”……时值初冬,寒意渐浓,托里县多拉特乡喀拉苏村的“家庭党校”却异常火热,塔城地区教育局驻村第一书记、工作队长王慧明组织党员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,大家你一言、我一语交流学习体会和感悟。

2021年10月驻村伊始,王慧明把摸底数、掌实情、理思路、谋发展作为工作出发点,带着工作队员和村干部遍访村民,坐在炕头拉家常、田间地头听意见、实地测量做规划,在与村“两委”班子成员深入交流探讨后,确立了育强班子队伍、拓宽致富门路、服务群众生活的工作思路。

欲筑室者,先治其基。王慧明把建强村党组织作为首要任务,建立完善学习、考勤、考核等12项管理办法,以制度管人管事;采取集中轮训与日常帮带相结合,工作队员与村干部结成“一对一”帮带对子,任务同部署、工作同推进、绩效同考核,村干部能力素质显著提升。

“以前工作经验不足,遇到事不知道怎么办,能躲就躲,王书记带头示范建机制、转作风、抓落实,大家比学赶超氛围越来越浓。”村党支部书记杨全喜深有感触地说。


助农生产

喀拉苏村村民以发展种植业为主,传统的种植方法导致麦子、玉米产量和收益低。经过市场调研、征集村民发展意愿,王慧明与村“两委”商议后决定改良品种、提高种植技术,联系托里县天山小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技术团队到村考察,对土质和水质进行检测后发现,村里非常适合种植公司紧缺原材料黑麦。

说干就干,干就干成。王慧明指导村委会与公司签订长期收购协议,引导10户村民试种黑麦1000亩,由公司提供全生长周期技术服务,工作队指定专人对接指导确保稳产增收。今年8月,千亩黑麦迎来丰收季,公司上门收购,户均增收7万元。与此同时,王慧明引进的高产玉米品种也发挥效益,40户村民种植的1800亩玉米喜获丰收,户均增收5万元。

在种植业提质增效的同时,王慧明又把目光聚焦到促进就业上。他着力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上发力,对全村有一技之长的“土专家”“田博士”等能人进行摸底,建立一支由12名能人组成的本土实用人才库,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分类进行强化培训、增强本领,组建志愿服务小分队,指导全村发展种植养殖;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,在村开办汽车驾驶、面点制作、特色手工艺品等培训11场次,受益村民689人次;积极对接企业开发就业岗位,帮助57人就近就业,人均月收入5500元。


了解养殖情况

村民哈德勒·扎克里亚就是其中的受益者。在工作队的帮助下,他在村里开了一家小餐厅,一家人从早忙到晚,一天收入500元,在家门口圆了“就业梦”,生活越过越甜蜜。

“感谢王书记为我们想方设法谋出路,有了就业技能比真金白银还管用。”哈德勒喜不自禁。

教育改变命运,教育成就未来。王惠明深知教育是国之大计、党之大计,驻村以来,他统筹各方资源,为牧区学校捐赠2万余元教学物资、送教送学15场次、组织专题研讨17场次,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提升。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。这句话让王慧明感触很深:“下一步,我们将充分发挥派出单位优势,积极参与学校教育,进一步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。”

党的二十大报告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出了‘动员令’、绘就了‘路线图’,下一步,我们将持续建强基层党组织,在基层治理上下足功夫,积极探索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,让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。”展望未来,王慧明信心满怀。

(塔城地区“访惠聚”办公室 王婷婷、帕丽达·沙依兰 供稿)

两业融合 跑出振兴“加速度”-昆仑网—新疆党建网